PG电子官方关税冲击与结构转型交织优特钢行业下半年能否破局?2025年上半年,中国优特钢行业在关税博弈与产业转型的双重压力下,呈现价格承压、需求分化、供应高位运行的复杂格局。尽管5月贸易摩擦缓和曾带来短暂反弹,但供需矛盾未解、企业转型节奏反复,行业调整压力依然显著。
中美关税博弈成为上半年优特钢市场最大的不确定性来源。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直接导致中国优特钢间接出口受阻,尽管直接出口美国量仅占0.08%,但终端产品如机电设备(占对美出口48%)的关税压力,通过转口贸易合规成本攀升、东南亚市场订单萎缩等链条,显著冲击国内工业用钢需求。数据显示,4月美国升级原产地核查后,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美方占比第二的地位面临挑战,沿海地区广东、江苏、浙江等钢材间接出口重镇首当其冲。尽管5月关税部分取消带动市场情绪修复,但需求实质性改善仍需观察。
在高端制造升级与房地产弱周期的夹缝中,优特钢行业“普转优”趋势持续深化。上半年结构钢利润维持200-400元/吨,显著高于螺纹钢0-200元/吨的区间,驱动部分钢厂试水特钢生产。然而,螺纹钢需求韧性(占钢材总需求比例高)导致企业转型节奏分化:1-5月部分钢厂因螺纹钢出货量大、坯料销售顺畅,推迟普转优计划;直至6月螺纹钢需求淡季来临,特钢生产积极性才缓慢回升。这种转型反复,折射出企业在短期利润与长期结构调整间的艰难平衡。
上半年优特钢价格延续2024年低位运行,全国45#碳结钢均价同比下滑5.7%至3655元/吨。价格走势呈现三大特征:一是季节性波动弱化,1-2月春节期间价格平稳,3-4月关税冲击下加速下行;二是贸易摩擦成为关键变量,5月谈判进展推动价格短暂回升,但基本面羸弱限制反弹空间;三是区域分化加剧,PG平台官方网站沿海地区因出口依赖度高,价格波动幅度显著大于内陆。值得注意的是,钢厂利润尚可(行业平均利润率仍处工业品中上游)导致供应端减产动力不足,上半年产量持续高位运行,进一步加剧价格下行压力。
展望后市,三大因素将决定优特钢行业破局方向:其一,关税政策的传导效应,若美国对机电产品关税持续,将倒逼国内特钢需求向新能源、高端装备等领域倾斜;其二,淡季需求韧性,6-8月传统需求淡季中,螺纹钢与特钢的价差走势或成企业转产风向标;其三,政策引导力度,工信部《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》对特钢占比的目标要求,可能通过环保限产、技改补贴等方式加速行业洗牌。
当前,优特钢行业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期。关税冲击暴露出口依赖风险,“普转优”转型亟需突破利润平衡困局,而价格低位震荡则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要效益。下半年,行业能否在变量交织中觅得结构性机遇,将成为检验中国制造升级成色的重要标尺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